国家卫健委: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猴痘作为新发突发传染病进行应对处置,充分发挥多部门协同防控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防控政策措施,加强信息发布、宣传教育、重点人群干预和规范治疗,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也被称为猴痘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非常相似,但猴痘病相对较轻。猴痘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物体或者与感染者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红斑、水疱等,病程通常持续2-4周。
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常见于年幼儿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主要是做好防护隔离和对症治疗,如发烧时给予退热药,疱疹破溃后碘伏、酒精擦拭消毒预防继发感染。
据世卫组织统计,自去年猴痘全球疫情暴发以来,5岁以下儿童猴痘病例共计325例,0-9岁儿童猴痘病例中,仅有1例重症。如果孩子有疑似猴痘接触史,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孩子的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