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安全用药月,家长们应消除这些抗菌药使用误区
2022年,《柳叶刀》杂志发表了一项对微生物耐药性全球影响的全面分析,指出微生物耐药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其致死人数超过艾滋病病毒感染或疟疾。研究估计,2019年细菌耐药性感染直接导致了127万人死亡,间接导致了495万人死亡。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发布的《2021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显示,目前我国已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细菌耐药现象。
正是由于人类对抗菌药的滥用,才亲手促成了如今严峻的微生物耐药形势。下面让我们从打破认知误区开始,合理使用抗菌药!
误区一:抗菌药就是消炎药
日常生活中,老百姓常将“抗生素”“抗菌药”当成“消炎药”广泛应用于消除炎症的各类场景中,从而容易引发细菌耐药问题。
炎症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是许多疾病的共同表现,并不是某些特定疾病的名称。它可以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过敏反应和外伤等多种因素引起。真正意义上的消炎药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它们可以直接对抗炎症,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抗生素是指某些微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和其他活性的物质,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等,与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磺胺类等)统称为抗菌药。抗菌药对于非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无效。在使用抗菌药时,需要明确是细菌感染,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来使用。
综上所述,抗菌药≠消炎药。
误区二:头疼脑热就用抗菌药
感冒、发烧、咳嗽、腹泻时,许多人都会自行使用抗菌药。这种做法其实并不正确。普通感冒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多呈自限性,一般1周内就会痊愈,只需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即可。而抗菌药只对伴有细菌感染的感冒才有用。
咳嗽的病因也有很多。病毒感染、哮喘、冷空气刺激等都可能诱发咳嗽,细菌感染引起的占比较小。因此,对病因不加以区分就盲目使用抗菌药是非常不正确的。
腹泻可由着凉、病毒感染、食物过敏等多种原因诱发。只有在细菌感染所致腹泻时,使用抗菌药治疗才合理有效。
发热的原因也多种多样。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感染皆可出现发热症状,结缔组织性疾病、恶性肿瘤、变态反应性疾病等非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发热。在无细菌感染时滥用抗菌药,不仅对治疗无益,还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细菌耐药。
综上所述,感冒、发热、咳嗽、腹泻不能简单等同于细菌感染,可以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但不能盲目使用抗菌药治疗。使用抗菌药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谨遵医嘱。
误区三:高级别药就是好药
不同抗菌药的抗菌谱并不相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是治疗感染的关键。医生会综合考虑致病菌种类、感染部位、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患者生理病理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
例如,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适用于敏感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弯曲菌属和淋球菌所致的泌尿生殖道、呼吸道、胃肠道、骨关节软组织感染,但因关节病变不良反应,禁用于18岁以下的小儿、青少年及孕妇。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等)用药期间应监测肾功能,严密观察患者听力、前庭功能,以及神经肌肉阻滞症状,并及时处理。大环内酯类(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用于支原体感染。头孢菌素类对β-内酰胺酶逐代稳定,肾毒性逐代降低,前三代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力逐代减弱,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力逐代增强,第四代对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力都很强。
抗菌药的联合应用有时不如单独应用安全有效。联合应用的药物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越大,甚至可能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因此,应当尽量选用窄谱抗菌药而非广谱抗菌药,严格掌握联合用药指征,切勿因一时疗效不佳擅自联合使用抗菌药。
误区四:一旦见效就停药
在使用抗菌药时,有人常常因见效慢而频繁换药,不按照药品说明书用法用量给药,或者一旦好转就马上停药。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频繁更换抗菌药不仅对治疗无益,还可能导致人体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产生,为后期治疗埋下隐患。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多数β-内酰胺类,以及红霉素、林可霉素类等是时间依赖性抗菌药,药效与药物浓度维持在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长短息息相关,应1日多次给药。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对致病菌的杀菌作用取决于药物峰浓度,可每日给药1次。抗菌药的疗程因感染状况不同各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特殊感染需按特定疗程执行。如果一有效果就停药,不仅容易使病情反复,更可能导致耐药。
消除抗菌药使用误区,应从改变自身用药习惯开始。只有合理使用,才能有效应对包括细菌耐药在内的微生物耐药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