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皮疹鉴别,家长们认识几种?
常见皮疹类型及特点
(1)麻疹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畏光、卡他等,颊黏膜上有麻疹黏膜斑(Koplik 斑)。发热 3~4 天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可融合成片,出疹顺序: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足底。疹退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多核巨细胞检查(出疹前 2 天至出疹后 1 天阳性率高);麻疹病毒血清 IgM 抗体阳性、PCR 法检测麻疹病毒 RNA 阳性或分离到麻疹病毒。
家庭护理:麻疹传染性很强,出疹前后 5 天有传染性,无并发症者可以居家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出疹后 5 天(有肺炎并发症者隔离至出疹后 10 天);保持清洁,清除眼、耳、鼻、口腔分泌物;多喝水,饮食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 A、D 制剂。
预防: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风疹
临床表现:又称德国麻疹,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耳后淋巴结肿大等。发热 1~2 天后出现皮疹,皮疹为淡红色斑丘疹,始发于面部,然后迅速向下扩散至躯干及四肢,但不累及手掌和足底,疹间有正常皮肤。全身症状轻、出疹早、消退快,不留色素,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诊断:风疹特异性 IgM 抗体增高,或双份血清 IgG 抗体滴度等于或大于 4 倍升高,可确诊。
家庭护理:休息、清淡饮食。
预防: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3)幼儿急疹
临床表现:又称为婴儿玫瑰疹,主要见于婴幼儿,高热 3~5 天,热退疹出。皮疹为淡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散在分布,少数融合成斑片,从颈部、躯干开始,1 日内迅速散布全身,再经过 1~2 天皮疹消退,不脱屑,无色素沉着。患儿除高热外,一般状态良好。
诊断:病毒分离、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及病毒 DNA 检测可确诊。
家庭护理:隔离、休息、多饮水、饮食易消化、适当补充维生素 B、C。
(4)水痘
临床表现:皮肤黏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类皮疹(「四世同堂」),伴明显痒感。首发于头、面、躯干,继而扩散到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对于免疫正常儿童,一般为良性自限性,全身症状和皮疹较轻,10 天左右痊愈。除典型水痘外,还可有疱疹内出血的出血型水痘,可出现内脏器官受累、凝血功能异常及持续皮肤损害,免疫缺陷患者发展为此型危险较大。并发症包括继发细菌感染、肺炎、肝炎、脑炎,多发生在免疫缺陷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患儿。传染性很强,从出疹前 1~2 天至结痂均有传染性。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以后可以发生带状疱疹。
诊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血常规、CRP 主要用于排除有无细菌感染。血清水痘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检测可帮助早期诊断;双份血清特异性 IgG 抗体滴度 4 倍以上增高也有助诊断。
家庭护理:需隔离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皮肤瘙痒可局部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抓伤、减少继发感染;饮食易消化。
预防:水痘减毒活疫苗。
(5)手足口病
多发于 5 岁以下儿童。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典型皮疹为斑丘疹、丘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疹内液体较少。
少数病例(尤其是 3 岁以下患儿)进展迅速,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可致死亡 [7]。
家庭护理:隔离;清淡饮食;口腔护理。
(6)猩红热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有发热、咽痛、「鸡皮样」皮疹。皮疹通常始于头、颈部,并可扩散至躯干、四肢,皮疹特点为皮肤弥漫充血,均匀分布粟粒大小丘疹,压之褪色,呈鸡皮样,触之有砂纸感,全身皮肤均可受累,疹退后伴脱皮。
皮肤皱褶处皮疹密集,夹有针尖大小出血点,形成红色线条帕氏线;面部口鼻周围皮肤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舌乳头肿胀呈杨梅舌。
诊断: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 CRP 通常升高;病原学检查(咽拭子可培养出溶血性链球菌);抗链 O 在发病后 7 天开始升高,14 天后阳性率 60%。
家庭护理:隔离;咽痛期间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清洁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