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进入流行季,儿童易中招!家长该如何防护?
1.什么是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是由乙脑病毒经蚊虫叮咬传播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节(7-10月),潜伏期多为10~14天。大多数患者感染乙脑病毒后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起病急、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症状与体征,重型患者病后可遗留语言障碍、精神异常、智力减退、瘫痪等后遗症或出现死亡。
2.乙脑的传染源是什么?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多种家畜、家禽(如猪、牛、羊、马、驴、鸡、鸭、狗等)都可以成为乙脑的传染源,其中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猪是我国数量较多的家畜,由于猪对乙脑病毒的自然感染率高,病毒血症期维持时间长,血中的乙脑病毒滴度高,且每年因屠宰而种群更新快,构成猪→蚊→猪的自然传播环节。
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乙脑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3.乙脑的传播媒介是什么?
乙脑经蚊虫叮咬而传播。能传播乙脑的蚊虫很多,已被证实主要有库蚊、伊蚊、按蚊的某些种类,其中三带喙库蚊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乙脑病毒能在蚊虫体内经卵传代和越冬,可成为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被感染的候鸟、蝙蝠等也可传播乙脑。
4.人与人接触能传播乙脑吗?
由于乙脑病人血液中乙脑病毒的含量极低,且病毒在人体内存留时间很短,故病人的分泌物及排泄物不含有病毒,因此人与人的一般接触不会传染乙脑,也不需要对乙脑病人实施特别隔离。
5.哪些人容易得乙脑?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仅占少数,多数人呈现隐性感染。儿童因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尤其是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往往更易发生显性感染,通常以14岁以下的儿童发病最多,但近些年成人乙脑发病的比例在逐年上升,应引起高度的关注。乙脑病人病后可获得强且持久的免疫力,罕见有再次发病者。
6.该如何预防乙脑?
乙脑的预防应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灭蚊、防蚊、宿主管理及免疫、健康教育等为辅的综合措施。
(1)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2)灭蚊:重点清理环境,消灭蚊虫滋生地,如定期清疏下水道和排水道、填平各类坑洼地、死水塘、清理各类盆、罐、缸、坛、瓶等蚊虫易孳生的容器。必要时采用化学杀虫剂进行室内外空间喷雾,同时做好猪、牛、马等畜圈及周围环境治理。
(3)防蚊:教育民众搞好环境卫生,做好个人防护,如外出穿长衣和长裤,不露宿,远离水草、牲畜圈等蚊虫多的地方,使用蚊香、蚊帐、灭蚊器和驱避剂,装纱窗纱门等,尽量减少人蚊接触机会。
(4)加强猪的管理和免疫:猪舍远离人居住环境,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必要时给猪接种乙脑疫苗等。
(5)做好健康教育及公众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嗜睡等可疑乙脑症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
7.如何接种乙脑疫苗?
目前我国接种的乙脑疫苗种类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按照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的要求:
(1)乙脑减毒活疫苗(2剂次)接种:8月龄和2周岁龄各接种1剂次。
(2)乙脑灭活疫苗(4剂次)接种:8月龄接种2剂次,第1、2剂次间隔7-10天,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